厄尔尼诺现象暖冬的原因

| 吴泽

厄尔尼诺现象暖冬的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升高,使得本来应该温暖的澳大利亚附近温度逐渐下降,西伯利亚高压与澳大利亚附近的气流团不能形成有效的气流动,即无法使西伯利亚地区冷锋受等压梯度力的影响南下.所以我国会出现暖冬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的起因和机制

厄尔尼诺现象起因于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较低,而赤道太平洋西部的海水温度较高,形成了面向西风的厄尔尼诺急流。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厄尔尼诺急流减弱或反转,从而引发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具体机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有关。当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升高时,它会导致大气上升运动增强,从而形成高空急流。这个高空急流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还与赤道太平洋南北两侧的海洋环流有关。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冷水封锁住了辐合流,使得赤道附近的大气上升运动被压制。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洋环流改变,使得热带辐合带南移,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对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厄尔尼诺现象。

最后,厄尔尼诺现象还与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的改变有关。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部的上层海洋环流向东流动,将冷水输送至赤道附近。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的上层海洋环流减弱或变为西流,导致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上升。

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气温升高,夏季更加炎热,冬季更加温暖,这将对人们的生活、农作物生长和能源消耗等产生影响。

其次,厄尔尼诺会引发中国南方地区的降水增多,而北方地区的降水减少。这可能导致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同时北方地区可能面临干旱的威胁。这对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等都会带来挑战。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我国的台风活动产生影响。它往往抑制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和活动,使得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袭击频率降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台风风险完全消失,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最后,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降水变化和温度升高,可能引发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国际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是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把热带地区的大气、海洋发生的异常信号传给热带的其他地区和中、高纬度地区,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自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后,全球天气、海洋状况和海洋渔业都受到了重大影响。每当厄尔尼诺出现时,秘鲁沿海的一些鱼因为气温升高不得不迁徙他处,但别的鱼被吸引过来了。

秘鲁南部沿海的鱼类、扇贝、虾类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渔民们网不虚发,收成比平时好得多;同时,厄尔尼诺给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沙漠地区带来的大量降雨,也使这块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湖泊密布的草原。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的区别

1.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形成的原因是东南信风(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将太平洋赤道以东表面海域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赤道以西,东部只能靠底层海水上翻进行补充,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 厘米,东太平洋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信风由此加强,进一步加剧东部冷水发展。

2. 厄尔尼诺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时值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跨过赤道。受到南半球的自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鲁寒流来的方向逆洋流南下,把秘鲁寒流变性为暖流。

3. 这两种现象所带来都是全球性气候混乱,并且这两种现象很经常会互相交替出现的。不过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次数并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数多。因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拉尼娜现象的强度较为减弱,不过这也助长了厄尔尼诺现象。

4. 不得不说,现在极端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人类自身。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出现后,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加速了对大自然的破坏。虽然随着环保行业的发展,我们地球整个的环境其实是要比之前好很多了。但是仍然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为环保事业尽微薄之力。

7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