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机会 > 企业资讯 > 企业未来会怎么发展?

企业未来会怎么发展?

| 日鹏2

企业未来会怎么发展?_未来企业

  企业是一种社会财富,儿女有儿女的志向,如果他有志向、有能力管理最好,如果他不愿意管理或者无法管理好,与其眼睁睁地让企业死掉,不如交给别人来管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企业未来会怎么发展,供大家参考。

  企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曾经指出:“在温州家族企业是相当普遍的企业制度形式。但是,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困难,企业运行后的问题不断涌现。一段时间后,企业领导总是怪机构不健全,干部素质不高,管理不科学等等。

  而他们没有认识到,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家族特征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集团企业与成员企业、集团与销售公司的关系怎么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挺宇集团的总经理潘佩聪说:“企业在慢慢地变大,家族的能力也慢慢地变弱,此时,你就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来发展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认识到,企业接班人不仅仅只局限于子女。在温州,有一个关于父与子传承的说法:“如果你的儿女比你强,你何必留产业给他;

  如果你的儿女不如你,你又何必留产业给他;如果你的儿女跟你一样,你也没必要留产业给他。”

  在接班人问题上,南存辉可谓用心良苦。

  在2004年浙江民营企业CEO圆桌会议上,南存辉阐述了他关于接班人问题的想法。他说:“正泰有100多个股东,其中有9个高管。我们鼓励这些高管的子女念完书以后不要进正泰,让她们到外面去打拼,并在打拼观察和考验她们。若是成器的,可以由董事会聘到正泰集团工作;若不成器,是败家子,我们原始股东会成立一个基金,请专家管理,由基金来养那些败家子。”

  败家子基金听起来有点别扭,但这却是南存辉思考已久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正泰集团高管的几十个子女们聚在一起时,经常会按照父母在公司所占股份的多少来“论资排辈”,争论谁的爸爸在公司中是老大,谁的爸爸是老二。这个看起来孩子气的游戏却触动了南存辉。

  他意识到,如果由他们来接替父辈经营正泰,会不会也是按照股份比例而不是能力高低来安排职务?

  于是,精明的南存辉决定提早考虑接班人的问题,通过设立“败家子基金”,来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鲜明态度。

  南存辉说:“我跟小孩子讲,我可能不会留很多财富给他们。给他们比财富更多的可能是我自己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还跟他们讲过,假如自己没有学习的能力,没有创新和创造的能力,给你钱再多也是负担。

  我不一定会给他们留下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会变成基金,也可能会献给社会。包括我们现在对他们的教育,都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获得学习的能力。

  “我觉得职业经理人可以是家族成员,也可以不是家族成员,这是根据岗位来定的,你当好了就在上面干,当不好就下去。”

  南存辉说:“儿子大学毕业后,有能力才让他上,没能力就不让他上。但他必须和其他员工一样,从基层做起,严格考核。”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一般拥有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资产所有权,并掌握着公司最为重要的管理权,实行家长集权式管理。家族文化也趋于感性,人治重于法治。

  但是,“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相像,没有一个突破点,容易延误商机。”周德文说,“所以,实行职业化管理就势在必行。”

  温州当地媒体对30名温州商人作了调查,发现只有20%的温州企业家决定退休后由子女掌管企业,近60%的企业家表示没把子女列为接班对象,其余的则表示对这件事还未作考虑。

  “我从没想过让两个女儿来继承我的事业,我只希望她们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稳定的工作。”温州市中邦金属礼盒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中坦言自己的打算。

  曹建中原本是温州一家集体企业的车间主任。1986年,想自己当老板的曹建中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如今,曹建中的公司在温州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用他的话来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奋斗,企业壮大了,他感觉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责任。

  曹建中不希望两个女儿重复他的路,他希望“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未来的路”。

  谈到企业接班人的安排,曹建中表示,他会考虑从公司员工中物色合适的人物,给予相应的股份,让他当企业的舵手。

  温州天正公司是温州低压电器中的新秀,它创立于1990年。成立初期,公司的主要领导人是高天乐与高天放两兄弟。后来,高天乐逐渐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仅仅靠个人及家族成员的力量是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于是,1996年底,天正集团公司通过《温州日报》以年薪30万元公开招聘总经理,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最终选择了原任职于一家国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胡中胜。后来,天正公司前后数次发动管理、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中的骨干人员入股,集资数千万元,从而使企业所有权的相对分散化。高天乐说:“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下一代。我不需要把这个企业给我的孩子,中国人未来将会对此有越来越不一样的想法。”

  许多温州企业家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是个人的财富了,而是一种社会财富,自己在挑选企业的接班人时,已经不只能从家庭的利益去考虑了,儿女有儿女的志向,如果他有志向、有能力管理最好,如果他不愿意管理或者无法管理好,与其眼睁睁地让企业死掉,不如交给别人来管理。

  这种思想正表明了温州企业家的成熟,也展示了温州企业的发展方向渐渐摆脱了家庭企业的阴影。

  未来发展的八大趋势

  人口数量: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十亿,人的寿命也会增长。

  世界人口总数在2015年为73亿,到2030年将达到85亿。其中老年人人口数量增长最快,2030年将有10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极度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这是难得一见的可持续发展成果,所以新增10亿人中的大多数会是中产阶级。

  城镇化率:到2030年,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城市里。

  届时城镇人口增多,会出现更多的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但与此同时,那些最具吸引力城市的生活成本也会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还会引起对高楼大厦更大的需求,这些建筑需要配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更先进的管理技术,使之更高效智能。我们还需要把更多的食物从种植地运输到城市里,或者快速发展都市农业保障食物供应。

  透明度:我们这个世界的开放性会提高,私密性会降低。

  很难想象,跟踪一切信息的趋势将向各处发展,但最终都会引向一个极其开放的世界。能收集到的关于每个人、产品和组织的信息量将呈指数型增长,与客户和消费者们分享这些信息的压力也会变大。各种分析信息的工具会发展得更完善,因此我们会更容易做出某些决策,比如选择碳足迹最低、能给员工带来最高工资、毒性成分最少的产品。

  气候危机:气候将持续迅速变化,并显现出各地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的特征。

  大气层和人类经济社会都具有稳定性,因此对仅仅11年后的情况做出更为积极的预测也有理可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明确指出,改变碳排放路径,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迫在眉睫。但就目前各国政府兑现承诺的程度来讲,这个目标可能很难实现。到2030年,我们很可能已经面临或即将接近1.5摄氏度大关。

  随着海平面上升,许多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将长期面临困境。众多物种的数量急剧下降,大自然的资源不会如以往般丰富。全球各个粮仓将遭受多次旱涝灾害,因此我们种植主要农作物的地区也得改变。北极夏季或不再结冰,船舶在北极地区可以自由航行,这固然有利于缩短供应链距离,但最终还是得不偿失。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造成水资源可利用量降低。到2030年,我们就会更清楚之后几十年的情况。

  资源压力:更严峻的资源约束。

  为了保证金属等主要商品的产量与经济增长同步,我们必须更快地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模型:减少原材料的开采,使用可循环利用成分和可再制造产品,重新审视资源经济模式。水资源将成为一种紧张的资源,可能很多城市将持续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难题。我们必须在水资源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研究方面加大投资,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困境。

  清洁技术:零碳排放发展模式将取得成果。

  清洁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自2015年起,每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容量都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到2030年,我们将不会再利用化石燃料发电。电动汽车将成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假如内燃机提前退出汽车行业,电动汽车的份额将在2030年从目前的百分之十几升至将近百分之百,几乎所有售出的汽车都是电动汽车。这是电池成本大幅降低和严格禁止化石燃料发动机的成果。此外,数据驱动技术将呈爆炸式增长,大幅度提高建筑、电网、道路和供水系统的效率。

  技术更替:物联网将赢得未来,每个新设备都会互相连接。

  长期以来,“奇点”的支持者们都预计,在2030年左右,人们可以负担得起的人工智能会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替我们安排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宜,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而这些事不仅仅只包括选择驾驶路线,优化交通条件。与目前相比,技术会更高程度地操纵我们的行为。人工智能将创造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也几乎会消除所有的工作领域,从卡车和出租车司机,到律师助理和工程师这些需要高技能的工作岗位都将被人工智能替代。

  全球政策:我们如何处理这些重大挑战还尚未定论。

  特别思考的问题是,全球各个政府和机构是同时发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压力,解决严重的不平等状况和贫困差距悬殊问题,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我们几乎不可能预测政治,也很难想象针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几大趋势的全球政策与行动会如何开展。由此可见,推动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发挥重大作用,现在如此,将来更如此。

  企业应如何着手准备?

  让商业领域的所有人都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公司应该致力于尽可能地减少气候变化的损害,在这件事情上,公司既有经济利益的回报,也有道德责任的要求。公司应该动员员工正视气候变化,通过公司产品与消费者和客户讨论气候问题,改变企业融资的内部条例,在投资决策时用更灵活的门槛回报率衡量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游说能力要求各级政府提高碳排放权价格 。

  更多地考虑公司中的人。

  新技术席卷整个社会和商业领域,随之而来的冲击会造成不和谐的局面。我们的公司、价值链和团体都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思考这些重大转变对其中的人意味着什么。

  拥抱透明化。

  每一代人都期望他们消费和工作的公司更加公开透明。

  倾听下一代的想法。

  到2030年,千禧一代中中流砥柱的一批人即将50岁,他们和Z世代(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将共同构成劳动力的主力军。

  现在就去了解下一代的倾向和价值观。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