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机会 > 基金分析 > 公募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公募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自迅

2022公募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公募基金行业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25万亿的新时代,公募基金行业应该进一步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承担起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重要职责。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基金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募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总管理规模达到25.56万亿元,连续两年规模新增超过5万亿,权益类基金近两年新增规模分别为3.2万亿、2.2万亿,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在谢卫看来,2021年的公募基金行业,仍然保持了高歌猛进和在赛道“奔跑”的状态,行业也收获了较大的规模增长。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过往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公募基金规范透明、专业度较高的优势,也赢得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和青睐,并在近年实现了快速发展。

然而,基金行业在行情较好时备受关注,在市场较差时很快回冷,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靠天吃饭”、“冠军基金、爆款基金、赛道基金魔咒”、“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风口基金密集发行”,这些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也没有跳出困扰行业长远发展的怪圈。

2022年,公募基金行业从1998年起步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程,基金管理总规模突破25万亿元,并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第二大行业。在这样的历史性时间节点,谢卫认为更应该关注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

谢卫认为,以往衡量公募基金发展状况的标准过于简单,对行业和公司的衡量指标是规模,对基金经理的标准是业绩,两大指标虽然可以概括说明一些问题,但无法说明所有问题,还会忽略部分问题。从过往几年的实践看,“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话题被市场频繁讨论,持有人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保护。

“基金长期赚钱,基民赚钱少,甚至亏钱的现象一直存在,这说明我们的发展质量不够高,作为服务普通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的行业和普惠金融的代表,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应该跟普通投资者利益一起进步,才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他说。

他认为,进入财富管理的新时代,公募基金要继续赢得尊重和信任,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继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打造特色业务,并对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有所建树。其中,构建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他建议正确处理好规模与业绩、人才与激励的关系,构建有企业责任的行业文化。

在人才和激励方面,他认为,人才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资源,必须得以尊重和呵护,并给予适度激励,但他不主张过度激励,基金公司的人才激励举措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过去5-10年,很多优秀人才不断涌入金融行业,他希望新加入金融业的年轻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投资能力,为更多的老百姓财富增值保值努力,承担起普惠金融的使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践行正确的价值观。而短期过度激励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投资和营销的短期行为,部分从业人员将金融业视为实现暴利、快速达到财富自由的扭曲价值观,将会逐渐侵蚀行业信托责任的根基,不利于资管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创设辨识度高的公募产品

在谢卫的提案中,屡次提及“提升产品辨识度”,以助力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

据他观察,在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形成的收益分布中,公募基金以往主要负责偏向高波动、高收益的一段收益,比如以年化10%收益率来衡量基金经理是否优秀,针对的客群也是有闲钱理财,不惧波动,追求长期高收益的投资者。而银行理财负责5%以内的收益区间,信托机构在5%-10%收益区间形成市场,各家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收益区间展开错位竞争。

然而,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和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偏低风险收益的可投资产快速萎缩,信托行业管理规模不断缩水,银行理财5%的收益率也难以维系,公募基金有望通过债券类产品、“固收+”基金、公募FOF、稳健类基金组合等,来开拓中低风险和稳健收益市场,这是老百姓最欢迎的投资品类,也有望成为公募基金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谢卫认为,公募基金拓展中低风险产品具有天然优势,因为其他资管机构很难从低风险做到高风险,而公募基金有可能通过权益的溢出部分,容易从高风险降维到低风险,做“固收+”和稳健投资,我国数十万亿的银行存款,都为这类稳健类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他表示,在公募基金高速发展中,必须同时审视财富管理市场发生的变化,向5%以上的中低风险市场大规模渗透,满足老百姓稳健理财的投资需求,这是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行业的现状提出了的挑战。

在他看来,公募基金缺乏辨识度高的产品,可能会制约公募基金行业向稳健类投资品种拓展的进程。

“比如,客户向基金公司寻找年化5%-10%的产品,基金公司可以准确找到精准定位到这一收益区间的产品吗?”谢卫反问,过去基金行业忽略产品的辨识度,最喜欢布局0-95%可投权益资产的开放式基金,投资范围越广越好,追求没有限制的投资方向,这也导致基金产品缺乏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不能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具备特定风险收益要求的投资需求,基金投资业绩也是一年大涨,一年大亏,给市场“靠天吃饭”的印象,自然无法得到投资者的理解和信任。

除了具备相对稳定的收益特征,高辨识度的产品还需要严格控制回撤,增加产品回撤的辨识度。

谢卫表示,即便是基金公司布局高收益、高波动的产品,在回撤控制上也需要有辨识度,给投资者较好的波动预期,比如部分产品短期回撤超40%,持有人很容易在基金产品最亏钱的时候转身离去,造成永久性的亏损;而如果将回撤控制在投资者接受的范围,把回撤的辨识度做出来,尽可能拉长投资期限,做好长期业绩,投资者也会陪伴产品熬过股市的“至暗时刻”,实现长期的赚钱效应。

他认为,由于各家基金公司战略不同,可能有不同风险频谱的产品,如果公募基金在产品设计环节就更为精准刻画投资者客群,投资风格不漂移,风险收益特征稳定,长期坚持做出自己的鲜明风格,这类产品同样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投资者的认可。

比如,交银施罗德基金广为人知的“我要稳稳的幸福”组合策略,以年化7%、最大回撤3%的风险收益目标成为稳健型投资的代表。据悉,其在产品考核上不与相对收益产品比较,在牛市中该产品可能无法与一年大赚60%的产品媲美,但它穿越市场牛熊周期,在中长期维度上实现年化7%的收益,同时最大回撤从未破线,这就受到资金的信任和青睐,规模不断增长。

“当公募基金的产品有辨识度的时候,是能够赢得投资者信任的。”谢卫称,哪怕是在牛市中,总会有投资者喜欢买产品辨识度高、长期运作稳健、给人稳定预期的投资品种,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获得稳健类投资者的信任,并逐渐成为这类投资者未来财富管理的重要承载者,肩负起为普通老百姓财富增值保值的历史性使命。

然而,目前基金行业部分公司以“固收+”基金的噱头发行新基金,部分公司以投资者需求名义发行“风口”基金,虽然短期募集规模较大,但成立后很多是无法为持有人赚钱的。

而由于公募行业对“产品辨识度”缺乏共识,没有给老百姓一个非常清晰的风险收益特征,缺乏稳定的投资预期,基金没有建立稳定的标识,业绩表现也是随行就市,就很难建立普通老百姓对行业的尊重和信任。

“只要我们真正找准产品定位和客群,努力创设辨识度高、受客群青睐、真正让投资者赚到钱的公募产品,这样就可以获取稳稳当当的规模,没有大起大落的规模,公募基金才能在财富管理行业展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投资者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基金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说。

增强公募服务个人养老金能力建设

2020年《关于发挥公募基金作用、提升年金基金投资增值能力的建议》、2021年《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作用、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几点建议》提案后,2022年谢卫提交的提案为《关于增强公募基金服务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力建设的建议》,连续第3年提出了养老金方面的提案。

据记者统计,过往的15年中,谢卫的提案数量多达35份,内容分别涉及保增长、地方金融、互联网金融、“伪金融”、资管新规、“逃废债”问题等,提案涉及到宏观经济、资本市场、金融新业态、金融风险等多个方面。提案内容也与时俱进,聚焦了当年金融行业最关心、最焦点的话题,他还因此获得了“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我的提案会适度超前,前瞻性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热点、难点、潜在风险或迫在眉睫的问题,并通过行业调研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并呼吁全社会关注和解决,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说。

谈及近3年连续提交养老金提案的原因,谢卫表示,上述3份提案是渐进式的,2020年是希望市场关注到公募基金有能力管好年金等养老金资产,并提升年金中的权益投资比例,为年金投资创造更好收益;2021年建议为个人养老金发展提供税收优惠;今年提案则主要聚焦基金行业自身,希望公募基金行业提升自身能力,高质量满足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增强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服务能力。

针对个人养老金的高质量发展,谢卫建议,通过优选机构和优选产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提升公募服务个人养老金的能力。

在他看来,在创业板注册制、科创板、北交所主题基金都设置了“试点”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未来与税收优惠挂钩、与老百姓最核心资产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前各家公募都可以发行,这是不够严谨的。

他认为,服务个人养老金的公募基金也需要有遴选机制,优选那些治理结构完善、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的基金管理人,以稳字当头,才能更好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稳健起步。

而在个人养老金产品方面,目前我国参照美国401K模式,密集布局了养老目标基金。其中目标日期基金产品的辨识度不高,按照生命周期设置的权益资产“下滑曲线”也晦涩难懂,在投资初期波动较大,叠加部分基金管理人能力参差不齐,就容易导致投资者亏钱。结合中国国情,他建议提高养老金融产品辨识度,优先将具有低波动、收益相对稳健、风险相对可控的养老产品,作为基金业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的重点产品予以支持。

“我们的想法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坚持以正确的思维滚雪球,我们面临的市场和客群就会越来越大,普通投资者可以在公募投资中实实在在赚到钱,让公募基金真正走向普罗大众,走进千家万户,建立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信任。”

在发展个人养老金方面,谢卫还建议,可以将基金投顾业务与个人养老财富管理需求的应用场景有效结合,打造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的行业的个人养老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事实上,为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破除“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2019年10月末,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就正式启动,目前已有60家资管机构试点基金投顾业务,投顾服务资产也超过500亿元。

在谢卫看来,作为新生事物,各家资管机构对投顾业务抱有很高的期望,为更好发挥投顾的功能,为投资者真正赚到钱,需要大力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他说,要想做好投顾业务,首先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投顾组合通过配置债券、股票、指数产品等资产,先赚资产配置的钱,再去赚单品的钱;其次,从投资理念看,基金公司要相信长期的力量,投顾是帮客户慢慢挣钱,不是帮客户赚快钱,不能引导客户盲目追逐高收益;第三,投顾试点机构不能去博取高收益,不要把投顾变成另一个规模驱动的生意,他不认可带着专业的光环去搏杀收益的投顾业务。

而据记者了解,部分试点基金投顾业务的机构,在投顾业务开展初期就设置了独立的投顾部门,同时安排了规模考核指标,一场新业务的规模竞赛也“箭在弦上”。

推进公募基金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谢卫将提交一份《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市场保持快速发展,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践行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承担了重要职责,应进一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谢卫提出四条建议,一是构建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提升产品辨识度,助力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大力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四是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优势,把握个人养老金发展机遇。

“基金投顾是以投资者赚钱为目的,不能再走以规模驱动发展的老路。”谢卫称。

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