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 诗琪2

最近市场上掀起了“固收+”的风潮,不少基金公司也接连推出“固收+”策略的产品。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固收+”产品,那么我们新手该如何挑选呢?小编在此整理了如何挑选“固收+”产品,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从收益目标角度看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收益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作为一只优质的“固收+”产品,需要能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去实现客户的中长期收益目标。一个合格的固收+产品需要在控制波动与回撤的前提下,力争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定增值,而不应该为了追求短期排名或市场机会,去承担过多风险。

从基金经理角度看

有句话说的好,“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那么作为“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除了需要具备固收类资产配置能力也需要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能力。所以在选“固收+”产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基金经理的管理经验和业绩,还要了解他们的风险偏好及能力圈,如果外加拥有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就更好了。另外在考量时候也应了解该基金经理所管“固收+”类产品的最大回撤率、产品波动率等方面表现。

从公司实力角度看

作为一只优质的“固收+”产品,其投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管理公司的策略要求也较高,而成熟的基金公司相对具备完善的投研体系,能为“固收+”产品提供强力的支撑,且相对来说有实力的大基金公司信评能力要较强一些。投资者们可以通过公司产品历史业绩、基金公司规模、历史获奖记录等来评估。

“固收 +”,顾名思义,主要是由 “固收” 和“+”两部分组成。固收,全称是“固定收益”,通常是指相对收益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债券类资产,一般占比在 70% 以上。而 “+” 则是在“固定收益资产”的基础上投资于股票等风险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比如股票、期货等,这部分占比则不超过 30%。最原始的固收产品是纯债类的,年化收益率越来越低,就像余额宝,就是一只货币基金,当然也是固收类的产品,最高的时候七日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6%,现在也只有2%左右了。随着固收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越来越低,投资者对收益预期就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固收+产品就蹿红了,在一定的固收类产品作为安全垫的基础上,基金经理拿出不到30%的资金投资于权益类产品,以此来增强增厚产品的收益,以达到投资者对固收类产品的收益预期。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以上就是在选择“固收+”产品时可以考虑的几个维度,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心里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了呢?不过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这样才是适合自己的。

小提示: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基金相关文章:

基金小白入门指导

2021年买基金会不会血本无归

基金入门常识技巧

基金投资技巧方式知识

基金投资入门小知识

指数基金定投入门

证券投资基金常识

证券投资基金知识之读懂年报基金的窍门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