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的缺点有哪些

| 柏鸿

任何投资产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主动基金也不例外。作为专注于主动基金研究的主理人,主动基金有哪些缺点我很清楚。要想取得好的投资收益,就先得吃透产品。这里面不仅仅是优点,也应该包括缺点。今天就专门说说主动型基金的缺点有哪些,以及我们是如何应对、解决的。

主动型基金的缺点有哪些

主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是根据股票基金投资理念的不同进行的分类:一般主动型基金是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基金,与被动型基金刚好相对应。主动型基金的具体表现为,投资者将资金交给选择的基金公司,由基金经理进行资产配置,基金投资什么由基金经理决定。

主动型基金的缺点

1、主动型基金选择主动型基金则是放弃了部分选择权,限制了自己的发挥,基金经理买什么股票不由自己决定。适合于那些缺乏知识,还在投资入门阶段的投资者。

2、基金经理选择的投资标的不是自己想要选择的投资标的,也可能因此错过一些基金的投资机会。

3、对基金经理的依赖性大,加大了基金的投资风险,所以专业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人的选择极其重要,基金经理的任何决策都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预期收益。

4、主动型基金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和配置水平要求更高,比起被动型基金承受风险会更大一些。

以上关于主动型基金的缺点有哪些的观点仅提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毫无悬念的,这些排名靠前的债券基金依然几乎都是可转债基金。

主动型基金的缺点有哪些

一、

信息不对称,基金选择困难

在我看来,信息不对称、基金选择困难,这是主动基金最大的缺点,也是投资主动基金最大的困难所在。

目前市场上基金的数量超过6000只,已超过股票的数量。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主动基金,而且不同的分类对应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十多年前,公募产品的数量就是几百只,反而好选。现在不仅数量多,在信息高速转播的背景下,还呈现信息爆炸的特征。信息多了,跟没信息其实没啥区别。所以投资主动基金,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基金选择的困难。

解决方案:主动缩小范围,有所为,有所不为。

1、放弃以基金为纲,改为以基金经理为纲。按人均管理3只基金计算,将研究6000只基金变成研究2000人。

2、根据主动基金的“二八规则”(20%的基金经理创造了80%的超额收益),重点研究TOP20%的基金经理,放弃剩余80%的基金经理。将范围缩小至400人。

3、在这400人中,在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中,遴选60-80人,进行重点研究。连同备选的基金经理,建立总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动态池子,进行日常跟踪。

主动基金数量很多,但真正有价值的其实就是这100来人。对6000多只基金逐一研究,这是基金评级机构的业务。普通投资者需要的并不是这个基金评级是几颗星,而是明确的告诉我:哪些基金可以长期投资。抓住这100来人,基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日常盯100来人,这并不是太难的事。

二、

管理过程不完全透明,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难度较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困难。

相比于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的持仓和运作过程并不完全透明。尽管信息披露非常完善,但也并非完全透明,且有一定滞后性。投资者对业绩归因不清晰,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难度较大。由于上述原因,投资者对主动基金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多人是用业绩和排名进行评价,经常导致决策失误。

解决方案:变“过程管理”为“信任管理”。

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指数基金是基于“工具”,主动基金是基于信任。主动基金本身并不是工具,由于费率的原因,也不宜当成工具来使用。由于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和不完全透明性,你不可能去了解其投资的全过程,实际上也并不需要去了解。

所以对于主动基金,要放弃“过程管理”,相应注重“信任管理”。只要是值得信任的,他去投资什么股票,我是不管的。相应对主动基金的评价的标准,是“是否值得信任”。业绩和排名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仅仅是看业绩和排名。

在平时大家的交流中,经常有投资者要求我推荐“重仓5G的优秀主动基金”。这明显是对主动基金的性质理解不太准确。按这种投资逻辑,实际上他是在找工具。那就应该使用指数基金,去参与5G的ETF。我们选这个主动基金,最重要的是基于对他的信任,而不是因为他重仓了5G。

三、

存在业绩不稳定和风格漂移的风险

这是赞成被动投资的朋友吐槽主动基金最多的“罪状”。主要内容包括:基金经理变更、规模过大、风格漂移等。上面这几种现象表现在业绩上就是业绩不稳定。再加上有的人申购点位较高,形成一定的浮亏。甚至割肉造成永久性亏损,给一些投资者造成伤害。

上面这几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对单只主动基金来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主动基金的“软肋”。单只基金能做到“基业长青”的确实很少。

需要说明的是,这仅是单只基金的情况,并不是对主动基金这个群体的否定。就投资而言,没有任何品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即使是风险和波动较小的债券基金,也不能完全避免。很少有人十年八年就是靠一只基金包打天下,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被动基金。

解决方案:加强日常动态管理

放弃过程管理并不等于是不管理,对于主动基金的日常动态的管理还是必须的。当主动基金出现上述情况,或者同类型基金出现更优秀的选手时,应当及时予以调整,以保持组合整体的战斗力。

四、

费率要高于指数基金

相比于指数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是0.5%/年),主动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是1.5%/年)确实要高一些。很多人谈到主动基金的缺点时经常盯在费率上。在我看来,费率这个的问题是其实是排在最末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每日公布的净值都是按日计提费率之后的,净值里面都已经扣除了管理费了。我们在选择主动基金时,考察的收益率都已经是扣除管理费之后的。能做出大幅超额收益的话,覆盖管理费这点成本完全是没问题的。

在这一点,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逻辑又不一样。指数基金由于是被动跟踪指数,其收益的上限是被指数框死了的。比如沪深300指数过去一年的涨幅是20%,纯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上限就是20%了(为便于理解进行简化处理,未考虑成分股分红除息的因素)。如果跟踪误差都差不多的话,那么最终决定指数基金的收益率的就是基金的费率。所以费率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主动基金不一样,偏股类基金的管理费大多都是1.5%,大家的费率都是差不多的。其差别在于主动管理能力的高低,谁能做出的超额收益更多。所以对于主动基金,费率是殿后考虑的因素。在决策时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其主动管理能力。

解决方案:优选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基金。

指数基金是相同的品种,优选费率低的;主动基金则是相同的费率,优选主动管理能力强的。

就主动基金的费率这一点,我应该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价值五剑使用的是主动基金,每年进行动态管理还有20-40%的换手率,大家看到的净值是扣除所有的费率(包括管理费和交易费率)之后的。从年10月到现在,已连续四年跑赢沪深300指数,领先幅度超过37%。我们优选的主动基金,其超额收益远远覆盖了费率这点成本,我可以拍胸脯告诉大家没问题。

对于主动基金的缺点,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这四条。其中第一、二、四点都是可以解决的,这三年多的实战中我都解决了,没啥问题。真正有挑战性的是第三点,就是业绩不稳定和风格漂移的问题。那三点我是可以掌控的,但这一点我自己无法掌控,只能应对。管钱的同学是否想离职了,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他是不会告诉我的。他在想什么我不知道,我只能事后去应对。

1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