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 泽慧

11月22日,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共同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IHI2023)报告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增刊(Nature Index 2023 Science Cities)报告。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指出,北京仍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分别是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和武汉。

中国另外有五个城市跻身全球前20强:合肥(第13位)、杭州(第16位)、天津(第18位)、深圳(第19位)和西安(第20位)。这意味着中国总共有10个城市居于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比去年又增加了两个。

在这些中国科研城市中,根据调整后的份额,增幅最快的四个城市是西安(38%)、深圳(33%)、广州(29%)和天津(26%)。调整后的份额顾及了自然指数在文章总数上的微小年际变化。

上述报告指出,由于中国科研机构在自然指数的表现持续上升,2022年美国十大科研城市的调整后份额均出现下降,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城市也都呈现这一类似趋势。不过,纽约和洛杉矶在调整后份额上的降幅最少,不足4%。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正在以其惊人的力量助推引领产业发展、经济新增长,广泛而深刻地重塑着国际创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担当。北京和其他亚洲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崛起,更需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的同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简称GIHI)也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显示今年有更多的中国城市跻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行列,其中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居于全球前10位。

GIHI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科研团队联合编制,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对全球119个科创城市进行了评估,使用了包括自然指数、数码科研(Digital Science)旗下的Dimensions数据库在内的多种数据来源。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表示,两个指数的最新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在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上都已实现快速提升。此外,许多全球城市同时跻身两个指数榜单,这证明了高质量的基础科研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

中国十大科研院所

1.中国科学院。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4.南京大学。

5.中国科学科技大学。

6.中国科学院大学。

7.浙江大学。

8.复旦大学。

9.上海交通大学。

10.南开大学。

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都有哪些?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探测,揭示了火星演化的一些秘密。

“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对接天宫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为人类未来对月球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新冠病毒的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的发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撑。

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揭示了宇宙中这一神秘现象的一些秘密。

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技术的突破,为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标志着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成果展示了中国在深海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

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的发现,为保护和研究鸟类生态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

中国科研水平世界排名第几?

中国的科研水平世界排名因不同指标和评价机构而异。在自然指数中,中国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等方面,中国也表现出色。此外,中国在某些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铁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水平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排名来衡量。此外,中国的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和改革,提升整体科研实力。

中国哪些科学家做过一生的科研?

1、钟南山。

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2、钱学森。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3、袁隆平。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

4、屠呦呦。

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5、朱光亚。

朱光亚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7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