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益淇

我们经常会听到牛市和熊市的说法。牛市与熊市是股票市场行情预料的两种不同趋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股票市场上买入者多于卖出者,股市行情看涨称为牛市。

牛市第一期。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市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选择优质股买人。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盲目抛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入市,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人们入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市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市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至超过一年,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同时,炒股热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军。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市场就会出现转折

熊市与牛市相反。股票市场上卖出者多于买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称为熊市。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因此,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大跌就可能出现。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回调。其实,这是股市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这一阶段,股票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太多,想要买进的人反因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加剧股价急速下跌。在允许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上,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入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三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入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

一般来说,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短,大约只占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过每个熊市的具体时间都不尽相同,因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差异会有较大的区别。回顾1993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转熊,再由熊转牛的周期性过程。

股市运行的周期性循环

经过长期统计和归纳,人们发现,大盘运行通常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如同人的生命周期,大盘的发展运行也存在着一个由幼年到老年的变化过程。具体来说,股市运行的周期包括低迷期、青年涨升期、叛逆期、壮年涨升期、老年涨升期、下跌幼年期、中间反弹期、下跌的壮年期、下跌的老年期。

第一,低迷期。在弱势格局下,行情持续屡创低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微弱,投资意愿甚低,一般市场人士对于远景大多持悲观的看法,不论主力或中小散户都是亏损累累。但是,低迷期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那些真正具有实力的大户默默进货的时候,少数较具长期投资眼光的精明投资者也多在此时按计划买入。该期盘旋整理的时间越久,表示筹码换手的整理越彻底,而此期的成交量往往最低。

上证指数经过4年时间的连续下跌,到2005年6月跌到998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判断出股市已进入低迷期,此时买进股票,必然获利丰厚。

第二,青年涨升期。即一般所称的“初升段”。这一阶段,大盘有抬头复苏的趋势,但由于前段低迷期的长期盘跌已久,股价大多已经跌至不合理的低价,市场浮筹亦已大为减少,在此时买进的人因考虑到成本极低、再跌有限,大多不轻易卖出,而高价套牢未卖的人,因亏损已多,也不再追价求售,市场卖压大为减轻。该期多数股票上涨的速度虽嫌缓慢,却是真正可买进作长期投资的时候。2006年4月,股市开始缓慢攀升,显然已进入青年涨升期,此时人市也是好时机。

第三,叛逆期。股价已经走进初升段的末期,这一阶段,由于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同,投资者的行动会出现阶段性差异。一部分人所持不少股票已持续涨升,经过长期空头市场亏损的投资者在好不容易略有获利之余,多数采取“落袋为安”的观念,获利了结;而另一部分人,包括机构大户和一些精明的投资者,则选择这一时期作为真正进货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多头市场的回档期”。2006年8月后出现过一次小的回档,许多人惶恐不已,纷纷抛货止损,殊不知这恰恰是下一轮主升段的前奏。

第四,壮年涨升期。即一般所称的“主升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性大多为成交量持续大量的增加。由于股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管内行外行,只要买进股票便能获利,做空头的信心已经动摇,并逐渐由空翻多,形成抢购风潮,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带动股价持续快速上涨,形成了一个循环,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在这个阶段,发行公司通常会趁着股价保障的热势,大量增资扩股及推出新股,上涨的股票也逐渐地由强势股延伸到冷门股票,冷门股票逐渐转势而列居热门榜中,“轮做”的风气特盛。此期为机构庄家操作甚久之后逐渐获利了结的时期,他们所卖的虽非最高价,但结算获利已不少,精明的投资者也趁此机会了结观望,只有一些不成熟的中小散户被乐观气氛冲昏了头而越买越多。2006年10月份开始,股市即迅速拉升,上证指数连创新高.半年时间即整整翻了一番,可以称得上是壮年涨升期。

第五,老年涨升期。这一阶段又被称为“末升段”。在这一阶段,股市人欢马叫、气象升腾,连擦皮鞋的幼童也跃跃欲试,参与股市中,企图分得一杯羹。除了人气一片沸腾之外,新股大量发行,而冷门股亦披上了“热点”的外衣,走入上涨的股票行列,原为热门的股票反而开始有着步履沉重的感觉。这一阶段,股市已经很脆弱,每一缕细微的风丝都可能导致暴涨暴跌,成交量也常常破纪录地暴增,并与股价反向而行,即股价上升但成交量减少,股价下跌成交量反而增加。该阶段行情的操作犹如刀口舐血,如果短线操作成功的话会大有斩获,但是一般投资者大多在此阶段惨遭亏损,甚至落得倾家荡产的结局。

第六,下跌幼年期。在K线理论上,这一阶段称为“渐落期”,也称“初跌期”。经历过持续的上涨,多数股价都已偏高,没有基本面的支持,欲涨乏力,不少投资者于较难获利之余已开始反省,此时主力庄家均已出货不少。此段行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冷门股开始大幅下跌。

第七,中间反弹期。即称“新多头进场”或术语上所称的“逃命期”。该期多数股价的跌幅已深,这是因为成交量暴减,连同部分浮筹赔本抛售造成的局面。这一阶段,欲摊平高档套牢的多头们和高价卖出者相继进场,拼力挽回市场的颓势,加上部分短空的补货,使得股价止跌而转向坚挺,但由于反弹后抢高价者已具戒心,再加上部分短线者的获利回吐,股价欲涨乏力,于弹升之后再度滑落。

第八,下跌的壮年期。这一阶段又被称为“主跌段行情”,此时利空消息满天飞,股价下跌的速度空前,甚至有连续几个停板都卖不掉的。被套牢打算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信心也已动摇,成交量逐渐缩小,不少多头于失望之余纷纷卖光股票退出市场,而做多的中小散户也已逐渐试着做点小空。

第九,下跌的老年期。也就是“末跌段”,也以“沉衰期”称之。此时股价跌幅已深,高价套牢要卖的已经卖光了,未卖的也因赔得太多而宁愿持股等待。成交量很少是该阶段的特色之一,股价的跌幅已经缩小,多数股票只要一笔买进较多,便可涨上好几档,但不再有支撑续进的话,不久又回跌还原。股市投资大众手上大多已无股票,真真有眼光的投资者及庄家机构往往利用此期大量买进。

以上是股市波动的大体趋势,道氏理论、股市成长阶段论和股市周期循环论,都反映了这一趋势。

绩优股是什么

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但对于绩优股的定义国内外却有所不同。在我国投资者衡量绩优股的主要指标是每股税后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一般而言,每股税后利润在全体上市公司中处于中上地位,公司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显著超过10%的股票当属绩优股之列。

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