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机会 > 股票分析 > 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

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

| 日鹏2

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_过度消费的时代

过度消费是指不符合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是一种扭曲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过度消费的危害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警惕过度消费

当今社会,人们进行社交和竞争的场所从狭隘的邻里扩展至职场社会和健身房、美容院及各类为娱乐活动修建的商业设施,攀比消费之风扩大到社区外部,消费竞争被触发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与从前相比,模仿别人、与人攀比已成为一种交流方式,与名牌意识相仿,这些行为变成了一种显示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有的人戴着价值几十万日元的劳力士,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炫耀。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只要经济上多多少少有些富余,就会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攀比,自己用什么东西、在哪家餐厅吃饭、假期去哪儿玩、孩子在哪所学校上学,等等。现代消费的这一性质因广告业和大众媒体的发展而不断被强化。人们看到电视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看到屏幕里明星的穿着打扮,就会尽量向他们看齐。

在美国,已婚女性的全职就业率高,学历和工资相当的男女结为伉俪的例子很多。因此,夫妻二人都是高薪资、有双份收入的家庭正在逐渐增多。由于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单职工或单亲家庭的人看到富裕的邻居去国外旅游、到高级餐馆就餐、在孩子的教育上大量投资,就算不情愿,也会忍不住和邻居攀比起来。

在这种消费环境下,人们不认为过朴素的生活是美德,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哪怕工作再累、工作时间再长,也会通过加班或者回家工作,尽量多挣些钱。即便如此也还是挣不到足够多的钱的话,就透支将来的收入,贷款或者用信用卡支付。要是有存款,也可能零取出来花掉。而这么一来,为了填补贷款和存款的大洞,就只有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样的消费竞争从性质上来说,就像无限循环的履带一样,永远得不到满足。不仅如此,人们消费越多就越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贫穷。究其原因,随着消费的增多,欲望也在膨胀,想要的东西越来越高级,若以新的消费标准来衡量,就会发现已经满足的欲望不过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这样一来,人们为了满足欲望,就不得不拼命地工作。

这样的消费竞争不仅是为了虚荣和面子,也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

若以这样的观点来看,那么花大价钱去买不需要的东西就具有了浪费的色彩。说到底,消费是指为满足需求而支出货币,而浪费性消费竞争会让人为了尽可能多赚一分钱而拼命劳动,不管情不情愿。挣了钱就花,为了消费而过劳,这就是斯格尔所说的“工作与消费循环”。

过度消费导致过度劳累。不论以个人还是以夫妻为单位来看,人们的工作时间都被延长,自由时间被削减了。结果,人们的家庭生活遭受了损害,社区活动也好,都受到了影响,社区公共事业无法顺利进行,进而危及社区生活的正常运转。

消费主义的诱惑虽然与低收入群体无缘,但现实中,如果他们有了钱,也无法避免被卷入其中。如果经常买不起想要的东西,就难免产生无能、无奈、失落和绝望的感觉。这些感情最终将造成个人的不幸和社会性犯罪。

美国是一个“上层中产阶级”(upper middle)的国家,但我们不能忘记,它同时也是一个“穷忙族”(working poor)的国家,时薪非常低,低到有几千万人即便长时间工作,也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

什么是过度消费?

一切非刚需的消费就是过度消费,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

在我国,过度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麦肯锡中国发布的《201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者花了7700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全球1/3的奢侈品,有大约239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过奢侈品。

据央行官方消息,根据中国央行11月22日发布的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9.16亿元,而2018年末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是788.61亿,超前消费势头明显。

这些显性过度消费自然早已沦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但它们只是过度消费的冰山一角。

什么是刚需,笔者的理解是,解决需求的唯一途径。参照这个标准,房子还是刚需吗?不是,不买房不代表没有居住的场所。在某科的此条,解释“刚需”时,也是大量牵涉了房产进去,辅以地产商和媒体的概念强行灌输,炒作之嫌不言自明。

因而,在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中国,住房自有率高达89.68%(出自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美国是64%,英国62%,德国45%。

也就是说,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租赁来解决的住房需求,在人均收入远低于欧美、相对房价远高于欧美的中国,超出实际购买能力的中国人居然选择了贷款购买商品房来解决居住需求,这种伪刚需让中国人的瞬间就产生了房产总额70%的负债。

另一个过度消费的领域就是汽车,与房产一样,在公共交通、汽车出租、网约车十分便捷的中国,买车也并不是解决出行需求的刚需。

中国人在汽车领域的超前消费有多严重呢,我们还是数据说话。

2017年,中国人均GDP是8826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日本,人均GDP8821美元。1978年,日本国内汽车保有量是3412.0734万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是29.7台。而2017年中国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量是39.8台。

这个数据旨在说明,中国很多家庭超前消费了。而这种超前消费,很大原因是企业、社会、媒体共同把“伪刚需”包装成“刚需”售卖给大众造成的。

信用卡曾被列为台湾三大害之首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台湾以出口为主要导向,搭上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班车,一跃成为世界发达经济地区,并与香港,新加坡,韩国组成了当时著名的“亚洲四小龙”经济体。在1991年的时候,台湾的GDP已经高于1800亿美元,而那个时候的大陆GDP才4000亿美元,那个时候人们每每提到台湾,想到的都是富的流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刺激台湾人的消费欲望,借钱消费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消费观念。媒体形容当时的市场是“这里有最不够自律的消费者、最懂得牟利的金融业者和最粗糙的规章制度。”在15%~18%的利滚利下,100万的借款,只要三年半就变成200万。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台湾经济陷入低增长,2008年-2017年,台湾地区平均经济增长为2.7%,但是在前一个十年,这一数据为5%。

伴随经济陷入低迷,很多年轻人收入下降,甚至失去工作,在债务中难以自拔,不得已拆东墙补西墙,以贷养贷,让自己掉入了一个更深的陷阱。

大量“卡奴”催生了一个新的“工作机会”——讨债公司,尤其是以暴力为后盾的讨债公司。还债无钱,被暴力催债,越来越多的“卡奴”走上绝路。“消费新闻”很快变成了“社会新闻”。根据当年台湾警方统计,每个月至少有40个“卡奴”自杀。

信用卡与毒品、枪支并列为台湾的三大害。

其实不仅仅是台湾地区,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消费主义盛行,商家利用各种渠道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借钱消费成为潮流。只不过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打击,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渐趋于理性和保守。

“I can't afford it”,已经不是一句羞于启齿的话。在一项针对美国年轻人的调查中,60%的受访者没有单件价格超过2000美元的产品,超过一半的人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没有超过500美元。

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普通家庭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财富,如今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似乎正在我们身边重新上演。

文中开头提到的两个事件,不过是近年来由于陷入贷款黑洞而自杀的部分案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