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用公积金付首付

| 柏鸿

不建议用公积金付首付?众所周知,公积金是可以用来贷款买房的,而且可以节省一些利息,但是很多人并不建议用公积金来付首付。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不建议用公积金付首付,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建议用公积金付首付

公积金付首付后还能贷款吗?

公积金支付首付款之后能否办理贷款取决于用户的公积金账户是否还有足够的余额,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根据用户公积金账户余额的一定倍数来确定的,一般是账户余额的10至20倍。当用户提取公积金的账户余额用于支付购房的首付款之后,公积金的账户余额基本上是会大幅减少的,账户余额减少之后贷款额度也是会受到影响的,若是账户余额低于一定金额的时候就会导致公积金贷款无法办理成功。

通常情况下,提取公积金付首付款的时候,提取的金额是不能超过《商品房认购协议》或者购房合同约定的前期首付款资金的,并且在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的时候,不能将公积金账户余额全部提取出来。

公积金贷款首付20%条件

公积金贷款首付20%的条件是:购买的房产套型面积不能超过90平米,贷款首付款比例最低为房屋总价的20%。一般单位和职工各自的公积金缴存比例不低于5%,最高不超过12%。只要用户通过单位办理了公积金缴纳业务的话,无论个人缴存部分还是企业缴存部分,均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为什么不建议用公积金付首付

1、地域限制:公积金借款通常是只能在公积金缴纳地借款的,许多地方都不能实现跨区域借款买房,这样许多人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只能选择高房价买房,而不能回到老家去用公积金借款买房价低的房子。

2、放款速度慢: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程序比纯商业贷款本身更复杂。签订合同后,还需要办理抵押登记等手续。受托商业银行严格控制抵押规模的,贷款发放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3、住房类型限制:申请公积金贷款,房屋类型也有限。只能购买商品房、存量房、房改房、自建房、搬迁房、无产权房等住房类型,只能购买支持基本住房需求。

公积金贷款不通过可以再申请吗

公积金贷款不通过可以再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初审环节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没有通过的话,后面的复审和面签都无法参与,时间会拖的比较久,建议咨询下专业人士,优化下个人资料再办理,成功率会更高。

1、资料不齐全。申请公积金贷款是需要提供大量资料的,可能会出现申请材料不全、信息错误、个人信息对不上等情况。此时,银行方面就不会通过用户的贷款请求,显示初审不通过,大家需要再去银行核对相关的内容,补齐之前漏缺的资料。

2、个人信用不良。公积金贷款也会查询借款人的个人征信,而且是非常详细的信用报告,如果用户近五年内有不良影响,那么就会导致初审失败。尤其是近段时间,如果用户有呆账、逾期未结清、代偿、连三累六、信贷审批次数太多等情况,都可能会导致初审失败。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想要申请公积金贷款,至少半年内不要再申请新的贷款或信用卡,也不要授权其他机构查询征信,以免让征信变花。

3、负债率过高。公积金贷款也会查询借款人的月收入、当前的负债情况,如果发现用户当前的债务过多,也会导致用户的公积金贷款审核失败。此时,建议大家可以先还清部分贷款,降低负债率后再去申请,因为负债率高会影响到月还款能力。

4、首付比例不要太低。虽说每个地区的规定不同,但还是建议首付比例不要低于20%,否则公积金贷款是很容易审核失败的,建议大家提高首付比例再试试。

公积金有什么用

1、购房贷款

公积金贷款买房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并且公积金贷款的利息远低于商业贷款,所以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具体的额度以及利率可以参照各地贷款政策,或者咨询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人事部门等。

2、购房提取

使用公积金购房可以提取公积金来偿还本息,如果不用公积金来进行贷款的话,使用商业贷款的时候,还可以提取公积金贷款账户的金额来作为购房的首付款,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来偿还本息,另外如果购房过程中不需要贷款,也可以一次性取出公积金。

3、租房

如果有的朋友目前还处于租房的状况,这个时候公积金也可以提取用去房屋租金的支付,租房者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公积金不仅可以支付配租或政府招租补贴的经济租赁房房租,也可以支付市场租房房租,让你不用再为房租发愁。

4、建造翻修住房使用

有的朋友可能不需要在城内购买住房,那么住房公积金也可以在房屋修建的时候提取使用,这点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大家可以在各个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的办理处进行申请和咨询。

5、重大疾病支付

公积金用于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支付,这一点可能了解的朋友不多,现在除了医疗保险能够补贴我们日常的一些医疗费用之外,公积金也可以提取用于医疗费用的支付,因此在医疗保险和公积金的双重保障下,医疗费用的负担也被大大减轻了。

6、低保困难家庭提取使用

如果单位的有职工被列为了低保或者困难救助的范围,这种条件下也可以提取公积金补贴家用,但是提取的金额不能超过较低生活保障范围或特困救助范围。

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