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收益

| 吴泽

第二,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主要来自于两部分:一是8-9月出口降幅收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尤其是9月,环比的5%几乎是季节性均值的一倍;二是消费在三季度存在一定的中枢跳升特征,社零在4-7月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布在2.7-3.1%之间,8-9月的则分别为5.0%和4.0%;服务业生产指数4-7月两年复合增速均值为3.3%,8-9月分别为4.3%和4.1%。所以,三季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年复合增速均超预期。

第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平减指数触底,三季度为-0.84%,略高于二季度的-0.92%。在近期报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中,我们对此有过判断,不同估算方法下的综合价格底位于6月或7月。这意味着不包含基数影响的名义GDP也已触底回升,二三季度两年GDP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4%和4.8%。

第四,从9月单月来看,六大口径数据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持平前值,服务业、社零、投资、出口、地产销售则均不同程度高于前值。因为7月数据普遍较低,导致8月环比较高,9月环比和8月并不可比;简单同比之外可以参考的还有两年复合增速。9月经济情况好于8月。

第五,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4.5%,持平前值,但实际上基数抬高较多;更代表实际情况的两年复合增速则显著高于前值。从主要产量产品来看,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原煤、钢材、水泥、乙烯等普遍减速;新能源汽车产量也有所下降,9月同比为12.5%,低于前值的13.8%。同比增速上升的主要是发电量,以及有色金属、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

第六,9月社零同比增长5.5%,高于前值的4.6%。其中大部分门类表观增速均高于8月。两年复合增速高于8月的主要是粮油食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中西药品、建筑装潢、通讯器材、汽车等。我们理解,经济边际好转叠加新产品上市等因素带动了可选消费;国庆中秋“双节”的促销和外出等因素带动了必选消费。

第七,9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2.5%,高于前值的2.0%,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不同程度加速,地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基建投资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8.6%,这是在去年年度同比11.5%的基础上,高于去年底的主流预期。包含2020年在内的三年复合增速也达6.7%。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提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之后,基建投资还是有一个中等增速以上的中枢增速的。

第八,9月地产领域表现要弱于其他领域。销售、新开工、资金到位数据有不同程度好转,但均仍在双位数负增长区间;投资完成额增速还在继续下降。销售情况和高频数据的指向大致差不多,9月30城地产成交也是环比、同比有小幅好转。

第九,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前值回落0.2个点,对应就业情况连续第二个月边际好转。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仍低于前值;但扣除价格影响后的实际收入增速略高于二季度。

第十,对金融市场来说,三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意味着对同年内营收和盈利增速需适度上修;但也有担心“5%左右”的年度GDP目标实现已无太大悬念,这对应着政策稳增长必要性下降。对此我们想提示两点:一是对本轮实际增长回升来说,出口触底可能是重要背景之一,它具有一定内生性;二是如果全年GDP同比可以实现5.5%左右,那么2024年将GDP目标定为4.5%的可能性就进一步下降。如我们在《宏观面“剪刀差”》中的推断,明年GDP目标继续定在“5%左右”有较大概率。若增长是这一目标,则依然需要政策保持积极。

人均gdp是人均消费吗

首先,人均GDP和人均消费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但是它们的重点不同。人均GDP更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而人均消费更关注的是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因此,即使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很高,但如果人均消费水平不高,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也可能生活质量不高。

其次,人均GDP和人均消费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虽然很低,但由于生活成本较低,人均消费水平却很高。

此外,人均GDP和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在一些国家,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鼓励人们多消费,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这样可能会导致人均消费水平高于人均GDP水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鼓励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样可能会导致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人均GDP水平。

最后,人均GDP和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还与经济结构有关。在一些国家,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很多产业并不发达,人们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因此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都比较低。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结构比较复杂,产业链比较完善,人们的收入来源比较丰富,因此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都比较高。

影响2023年中国GDP增长的几个关键因素

国内消费: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消费者增加购买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等,以提振消费信心。

投资:为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同时,政府还将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和外国投资,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贸: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的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此外,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外贸结构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份额,以提高贸易收入。

产业升级与创新: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产业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政府将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扶持力度。

宏观经济政策: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在控制通胀压力的同时,政府还将密切关注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关系,确保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

GDP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消费。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在GDP核算中,消费就是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指的是除购买新住房以外的最终的产品和服务支出。消费又包括有三大板块,分别是:耐用品消费,如汽车、电视等;非耐用品消费,包括食品、服装等;劳动力消费,如医疗、教育等。购买新住房不算是消费,而算是投资。

2、投资。

在GDP核算中,投资就是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房产、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存货净值的变化就是存货投资,存货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原材料、零部件、最终物品库存的所有变动。

3、政府购买。

在GDP核算中,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公债等部分不计入GDP。政府购买有从居民那里购买劳务和从企业或公司购买商品两种公共支出形式。政府购买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它的扩大和减少,有助于克服萧条和消除通货膨胀。

4、净出口。

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在GDP核算中,只计算净出口是因为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但会被计入为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所以进口部分需要被减去,否则GDP就多计了。

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不同角度观察生产活动的成果,GDP核算方法可以分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理论上,三种方法得到的GDP总量应该一致,但是由于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不同,实际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生产法核算公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的最终成果。生产法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从全社会来看,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之和就是生产法GDP总量。

收入法核算公式: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应得收入份额反映生产过程中最终成果的计算方法,其中,个人所得为劳动者报酬,企业所得为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国家所得为生产税净额(扣除支付给企业的各类补贴)。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之和就是收入法GDP总量。

支出法核算公式: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支出法是从最终支出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最终去向的计算方法。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反映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是出口扣减进口后的差额。

68131